肥人短頸易鼻鼾 長期打呼減性趣
2016-10-25
疲勞
專家指鼻鼾跟熟睡無直接關係,但可能跟睡眠窒息症有莫大關連,有醫生指出,頸項肥短人士為高危族,長期打鼻鼾更可能引致性慾下降。
乜人易有鼻鼾?
•男性
•肥胖人士
•有雙下巴者
•頸短人士
•天生下齶骨短之人
地心吸力引鼻鼾
很多人認為進入熟睡狀態,自然就會出現鼻鼾,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林建業認為未必有直接關係,只是熟睡時出現鼻鼾的機會相對較高。到底鼻鼾是如何形成,林醫生指跟地心吸力有關,「鼻鼾是當一個人在睡覺時,尤其是仰睡,所有肌肉包括吊鐘、上齶、舌頭和喉嚨都會放鬆,因為地心吸力關係,這些肌肉會向後跌下去,導致氣道收窄。如果氣道是闊的時候,空氣流得較直。但當上呼吸氣管收窄了,就會產生亂流情況。」林醫生舉出例子,比如花灑頭給按着半部份排水口,排水方向就會變亂,呼吸道中亂流情況就跟此相近,「亂流情況會令上呼吸道的軟組織,如上齶、咽喉等振動,振動時會產生聲音,就是俗稱的鼻鼾。」
交通意外高6倍
鼻鼾的成因通常分為兩類,首先是當人處於疲累時會較易出現,「一般人有生理性鼻鼾,即在疲累、熟睡時產生,未必是病態,統計顯示香港人每5人就有1個出現鼻鼾情況。」另一種是睡眠窒息症,是因透不過氣而產生鼻鼾,「患睡眠窒息症時,呼吸道可以窄到連空氣亦流不通,亂流都過不到。睡着時患者所有軟組織都會向後跌,最初會越睡越細聲,最後是會無聲、無空氣經過而透不過氣。因為沒空氣進入體內,體內含氧量下降,導致腦部不夠氧氣,心臟、肺部等便會收到需要喚醒的訊息,令人更用力去抽噎,這時便產生很重如打雷般的鼻鼾聲。這種情況在睡覺時會不斷循環出現。」打鼻鼾是個警號,長期打對身體有不良影響,「有睡眠窒息症的病人,心肺負荷較嚴重,打鼻鼾只是其中一個病徵,另外,亦會造成腦部長期缺氧,使人很累,起身後頭會痛,沒精神,甚至連性慾和胃口都會減退。」林醫生指,還會容易造成心臟病、高血壓,甚至增加中風風險。「有研究指長期患上睡眠窒息症的病人,患交通意外的機會比正常人高5至6倍。」
全身脂肪更易鼻鼾
有研究指,現在約有4%香港人患睡眠窒息症,當中3%是男性,「大家應聽過通常是女性投訴丈夫鼻鼾聲很吵耳,科學暫時未有圓滿答案解釋為何男性多患有此症。有研究則指,男性和女性脂肪分佈不同,可能男性脂肪多積聚在咽喉和頸等地方,所以呼吸會差點。」出現鼻鼾不只影響個人健康,更會影響夫婦生活和諧,令兩性間的磨擦增加。「肥胖絕對是原因,由於肥胖是全身的脂肪也會多,包括舌頭的肌肉、咽喉的組織亦有很多脂肪聚積,所以肥胖、雙下巴和頸短人士患睡眠窒息症機會較高;又或者有些人天生下齶齶骨短,因為舌頭是緊貼下齶,所以相對向後跌的機會高,亦會有較高機會患睡眠窒息症。」
改善鼻鼾有法
•睡前勿喝酒
•睡前勿服安眠藥
•注意體重控制
•多做運動
•側睡
•戴牙膠
身體危險訊號
杜醫師指,若有睡眠窒息症,再伴以以下情況,便會引致生命危險,最好盡快求醫:
•誘發癲癇
•睡醒後血壓升高
•夜間睡眠心絞痛
做運動防鬆弛
有些人不能分辨自己是否有鼻鼾聲,林醫生指患了鼻咽癌或喉癌的人,由於呼吸道窄了而不自知,呼吸時發出「 hehe」聲,就會誤以為是鼻鼾。「醫生會做多道性的睡眠功能測試,根據腦電圖和心電圖,觀察呼吸時有否經過鼻腔和口,看看腹部和胸口有否振動,來判斷是否患上睡眠窒息症。如證實患病,可能要戴睡眠機幫助氣道暢通。部份病人可以考慮做手術,將多餘的軟組織(如吊鐘、上齶)切除,擴大氣門,不過亦要配合良好的生活習慣。」要改善問題,良好的睡眠習慣很重要,「臨睡前不要喝酒和服安眠藥,因兩者會令軟組織放鬆,增加患睡眠窒息症的風險。要注意體重控制,多做運動,令肌肉不會太鬆弛。另外,亦不要令自己過度疲勞。如果做了以上的事情還有很多鼻鼾,就要盡快求醫。」
資料來源:蘋果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