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1

猝死常見個案 拆解睡眠窒息危機
2016-10-25 疲勞

優質睡眠是開展每天健康生活的必要元素﹔不過,一旦被睡眠窒息症纏上,卻隨時會在睡夢中墮入死亡陷阱。據統計推算,香港約有十三萬人受睡眠窒息症困擾,而每年亦時有發生因睡眠窒息症死亡的個案。今日特別找來專家講解睡眠窒息症的防治方法,並提供改善睡眠質素的方法,好讓大家每晚有充足睡眠之餘,更免受睡眠窒息症來襲。
  
  年長肥胖者高危
  據養和醫院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黃立青表示,香港每一百名成年男士當中,便有四名患上睡眠窒息症,而女士病患率則約百分之二。睡眠窒息症成因是由於上呼吸道出現結構性阻塞,在睡眠時患者因肌肉鬆弛,令阻塞情況更嚴重,因而出現短暫窒息情況。他指出此症致命原因,並非直接由窒息所引起,而是由窒息所引發的心血管疾病。「患者睡覺時因呼吸困難而嚴重缺氧,造成血壓上升,心臟負荷增加,有機會誘發心臟病或中風而死亡。」另一種致命原因,是由於患者晚間不能熟睡,以致日間打瞌睡,在操作高危機器或駕駛時引致意外。
 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,睡眠窒息症最常見於年長及肥胖人士,其原因何在﹖黃醫生解釋,有百分之二十五長者患有睡眠窒息症,這是由於年紀愈大,肌肉張力降低及變得鬆弛,因而容易造成氣道收窄。由於肥胖人士脂肪積聚於頸部組織,或因肌肉脂肪化、張力減低,加上睡眠時肌肉更加鬆弛,因而令氣道收窄易致窒息。其他高危因素尚有嚴重鼻敏感、下顎細、頸短、扁桃腺肥大、甲狀腺分泌過低及慢性心肺病等。此外,近年亦有研究顯示,血壓高及心臟病患者同屬高危一族,高血壓患者有百分之四十患有睡眠窒息症。
  
  睡眠測試幫助確診
  打鼻鼾是睡眠窒息症的主要徵狀,但打鼻鼾的人大有人在,如何判斷是否患病﹖黃醫生指出,鼻鼾的音量和次數與患病與否沒有直接關係,但一般來說,嚴重鼻鼾者的患病率較高。睡眠窒息症患者自身難以察覺,有賴家人或伴侶觀察有否以下三大病徵﹕習慣性出現嚴重鼻鼾、睡眠時呼吸停止(停止時間超過十秒,一小時內停止超過五次),以及日間嚴重打瞌睡。黃醫生強調,若同時出現上述三大徵狀,患上睡眠窒息症的機會達八成之高,建議進行睡眠測試確診。
  為了確診,醫生首先會為懷疑患者進行睡眠測試。測試進行時,接受測試者須入睡八小時,醫生會在接受測試人士身體的不同位置貼上多個感應器,進行各項測試項目,包括腦電圖(量度腦部電波運動,分析睡眠質素)、眼電圖(量度眼球運動分辨發夢周期)、肌電圖(度量肌肉活動情況)、口鼻氣流、胸腹活動、睡姿、心電圖、血液含氧量(顯示窒息時缺氧情況),以及下肢活動。完成測試後,可得出一個睡眠窒息指數(即每小時有多少次窒息及半窒息),以分辨患者屬於輕、中,還是嚴重程度的睡眠窒息症,從而作出合適的治療方案。
  
  多種治療方法供選擇
  當確診患上睡眠窒息症後,患者首先須改善生活模式,由營養師指導建立健康飲食生活習慣,以控制體重。此外,亦會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睡眠習慣,改善睡眠質素。之後,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嚴重性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。黃醫生指出,中度至嚴重患者,一般會建議每晚睡眠時戴上正氣壓(CPAP)睡眠呼吸機。「其原理是將空氣打進患者氣管內,產生氣墊作用,擴闊收窄了的氣道,避免出現窒息情況。」
  雖然睡眠機安全有效,但黃醫生坦言,約有三分一患者不能接受使用睡眠機。「部分人覺得戴着面罩睡覺不舒服,亦有人心理上接受不了,覺得要依賴儀器睡覺,另有患者感到鼻乾而不愛用。」若病人真的接受不了睡眠機,醫生會採用外科手術作第二綫治療。黃醫生表示,治療睡眠窒息症手術包括鼻腔、口腔,以及舌和咽喉手術等三大類。「首先會利用上呼吸道內窺鏡檢查,確定哪個位置收窄,從而選擇合適的手術。」他表示,大部分患者都是軟顎位出現收窄,懸雍垂顎咽成形術(UPPP)乃最常使用的手術。此手術是將兩邊扁桃腺,以及多餘的軟顎組織切除,將上呼吸道擴闊,施於合適患者身上,成功率可達百分之八十五。
  手術改良保留「吊鐘」
  懸雍垂顎咽成形術一般做法會連同懸雍垂(即「吊鐘」)切除,黃醫生表示,研究證實「吊鐘」可有效分隔口腔與鼻腔,若將其切除,病者飲水時水可能會從鼻腔湧出﹔此外,「吊鐘」亦發揮將鼻液引進食道的作用,萬一切除,鼻液有機會流進氣管,引起喉嚨不適甚至咳嗽。故此,養和醫院睡眠窒息治療中心於三年前開始,於進行有關手術時保留患者「吊鐘」,黃醫生說﹕「手術複雜了一點,但病人傷口縮小,手術後痛楚亦減輕,一般病人的反應都十分良好。」
  至於輕度患者,則可選擇在睡眠時使用牙膠矯正器,重新矯正下顎與舌頭的位置,令上呼吸道氣道擴張,減少氣道阻塞情況。不過,此法亦並非人人接受,只有約一半患者肯使用並且認為有效。黃醫生表示﹕「缺點是會令患者流口水,而且長期佩戴,牙骹會有輕微痛楚。」另一方面,輕度患者亦可接受激光或微波治療,但並非常用方法。
資料來源: 頭條日報